拉斐特侯爵的洗礼名是玛丽-约瑟夫-保罗-伊夫-罗赫-吉尔伯特·杜莫蒂埃·拉斐特。 1757年9月6日,他出生在法国沙瓦尼亚克的一座城堡里。对于自己很长的名字,他在自传中开玩笑说,“这不是我的错”,并且,“我像西班牙人一样受洗,用每个可以想象到的圣人的名字,他们可能会在战斗中为我提供更多保护。”
拉斐特与同时代的亚历山大·汉密尔顿和亚伦·伯尔非常相似,他在 12 岁时就成为孤儿,当时他的母亲和祖父去世了,留下了一大笔财产。
拉斐特的父亲在 1759 年七年战争期间的明德宁战役中与英国人作战时殉难。因此,他受到启发,反击他们。拉斐特十九岁时抵达美国。战争结束时,他二十六岁。
拉斐特不是自由之子的成员,也没有加入剧中描绘的政治革命者。拉斐特违背家人和国王路易十六的意愿,在 19 岁时抵达新大陆,加入美国革命。拉斐特抵达后引起了乔治·华盛顿将军的注意,乔治·华盛顿将军很快就将拉斐特任命为他的幕僚,大约与汉密尔顿同时期。亚历山大·汉密尔顿和拉斐特就是在这里发展了他们的友谊,并开始了他们著名的书面通信。
大陆军司令乔治·华盛顿对拉斐特怀有极大的敬意。 1777 年 12 月 19 日至 1778 年 6 月 19 日,在福吉谷的严冬期间,以及在革命的最后一场决定性战役,即 1781 年的约克镇战役中,侯爵一直陪伴在阁下身边。
拉斐特在战胜英国后,他大张旗鼓地回到法国,并在担任法国和美国之间的外交官期间加入了法国废奴运动。 1789 年 7 月 11 日,拉斐特向国民议会提交了《人权和公民权利宣言》,这是在他的好友托马斯·杰斐逊的帮助下撰写的《独立宣言》的法国版本。革命期间发生的几起事件导致拉斐特被贴上效忠派的标签,这开始了他在法国人民眼中的衰落。尽管在内阁之战#2中,亚历山大·汉密尔顿告诉托马斯·杰斐逊,“拉斐特是个聪明人,他会没事的”,但事实是,在那段时间,拉斐特因“危险的激进分子”(讽刺的是,他因反对雅各宾派煽动的恐怖统治而逃离法国)。
拉斐特是一名亚历山大·汉密尔顿(Alexander Hamilton)的妻子伊丽莎·舒勒(Eliza Schuyler)的非常亲密的朋友。在冬季舞会上被汉密尔顿追求之前,她就认识了他。亚历山大去世后,拉斐特在伊丽莎身边待了一段时间才返回法国。
1834年5月20日,拉斐特在巴黎去世,享年76岁。